一、概述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制定本行动计划。
二、“土十条”及其土壤监测行业现状
2016年5月31日,历经3年时间起草,5次征求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3次征求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意见,50易其稿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内简称“土十条”)发布,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0年,“土十条”可以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如今,“土十条”颁布已经快一年了。“土十条”实施效果如何?
很多的土壤、地下水检测中心,在2016年前半年并没有什么业务,“土十条”颁布之后,从7月、8月份开始,土壤检测项目明显增多,直到现在也依旧是热门检测业务,很多检测机构纷纷表示,检测中心的业务也达到了饱和。
土壤监测业务的增多,与“土十条”的出台有直接联系。“土十条”明确规定,自2017年起,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
“土十条”规定,有关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行业自律机制。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带头落实。
此外,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还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分年度对各省(区、市)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2020年对本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三、土壤监测行业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很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方面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能力较弱,不能完全满足土壤环境监测的需要;二是缺乏专业型的监测技术人才,人员结构不合理;三是环境监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土壤检测的生意好是好了,但从中出现的问题仍然不少。例如,主管部门不统一、资质门槛存在限制,以及“救火”项目修复效果不合格等。
目前,土壤修复工作由哪个部门主管仍然不明确。有的省份,国土牵头,但林业、农业、环保、住建也都进来,这个部门要求做成这样,那个部门又要求做成那样,让人觉得很是无语。
此外,地方招投标资质门槛也仍然存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环保产业协会,他们会颁发本地的环保企业名录,项目招投标时就要求竞标企业必须是名录上的企业。
虽然,土壤修复的项目还有很多,但是总的来说,土壤市场还是比较封闭,所以很多企业都来不及知道消息就已经结束了。
现在土壤修复90%的项目都是“救火项目”。“老百姓一举报,政府才行动”。这样一来,就导致政府很着急,前期土壤调查信息收集不全就急于开工。情况没摸清楚,花多少钱也就不清楚。赔钱的生意企业当然不可能干,结果土壤修复企业做到一半就撤了。就比如这次被媒体大肆曝光的天津静海县渗坑事件,早在2013年,接到群众举报之后,静海区就制定了《静海区水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先后投入6亿元,治理渗坑18个,坑塘450个,治理规模化养殖场99个,清淤河道263公里。 这么大的阵势治理了4年也没有治理好,知道前一段事件才被媒体踢爆,被全国人民热议,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静海区表示,已经采取措施,将于7月底前实现根治。放了四年都没有解决的渗坑事件,在被爆出来之后,表示不到四个月就可以解决,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啊。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调研一定要查清楚,拿出20个工作日甚至3个月时间来摸排,这个做好了,后期所有事情就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了。
四、土壤监测行业前景
预计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内容参考点绿科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