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氏试剂的2种配制方法
1、二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 HgCl2-KI-KOH)溶液
称取 15.0 g 氢氧化钾( KOH),溶于 50 ml 水中,冷却至室温。称取 5.0g 碘化钾( KI),溶于 10 ml 水中,在搅拌下,将 2.50 g二氯化汞( HgCl2)粉末分多次加入碘化钾溶液中,直到溶液呈深黄色或出现淡红色沉淀溶解缓慢时,充分搅拌混合,并改为滴加二氯化汞饱和溶液,当出现少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
在搅拌下,将冷却的氢氧化钾溶液缓慢地加入到上述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并稀释至100 ml,于暗处静置 24 h,倾出上清液,贮于聚乙烯瓶内,用橡皮塞或聚乙烯盖子盖紧,存放暗处,可稳定 1 个月。
2 、碘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钠( HgI2-KI-NaOH)溶液
称取 16.0 g 氢氧化钠( NaOH),溶于 50 ml 水中,冷却至室温。称取 7.0g 碘化钾( KI)和 10.0 g 碘化汞( HgI2),溶于水中,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到上述 50 ml 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 ml。贮于聚乙烯瓶内,用橡皮塞或聚乙烯盖子盖紧,于暗处存放,有效期 1 年。
纳氏试剂虽然好用,但你是否碰到了这样的烦恼?
二、如何选用纳氏试剂?
1.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方法《HJ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2.有效期长,用户可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有害危险品,简化整个测试分析步骤;
3.安全、经济、省时、即开即用;
4.无需繁琐的购买流程。
三、纳氏试剂在氨氮检测中的应用
氨氮是我国水体环境监测的主要指标,氨氮含量的多少是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监测指标。测定氨氮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有纳氏试剂比色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蒸馏-滴定法、氨电极法等。
纳氏试剂(Nessler)是指一种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理用于测定空气中、水体中氨氮含量的试剂,是一种常温下略显淡黄绿色的透明溶液,随着暴光时间增加逐渐生成黄棕色沉淀,溶液会渐渐变黄。
由于碘离子和汞离子在强碱性条件下,会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络合物,并且此颜色在波长420nm处会有强烈的吸收,而生成的这类红棕色络合物的吸光度会与其溶液的氨氮含量成正比。所以可用测试反应液的吸收值来测定氨氮的含量。
相关阅读: